端午習俗?
端午節(jié)是一個集拜神祭祖、祈福辟邪、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(jié)。主要習俗有賽龍舟、包粽子、掛艾草、戴香囊、喝雄黃酒等。其中,賽龍舟是端午節(jié)的主要習俗之一,起源可追溯到戰(zhàn)國時代。包粽子也是端午節(jié)不可缺少的習俗之一,家家戶戶都會自己動手包粽子,吃粽子也成為了端午節(jié)的傳統(tǒng)。此外,還有掛艾草、戴香囊、喝雄黃酒等習俗,這些習俗都有著祈福辟邪的寓意,是人們在端午節(jié)期間表達對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向祖先的敬意。
端午的習俗?
習俗主要有劃龍舟、祭龍、采草藥、掛艾草、打午時水、洗草藥水、拜神祭祖、浸龍舟水、吃龍舟飯、食粽子、放紙龍、放紙鳶、拴五色絲線、佩香囊等等。
端午節(jié),是拜神祭祖、祈福辟邪、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(jié),它不僅清晰地記錄著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,也積淀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。
龍巖的端午習俗?
1.掛艾草、菖蒲、桃枝 初五這天上午祭拜神衹,給孩子掛香袋,并在自家廚房門框上掛上桃樹枝或艾葉菖蒲,表示驅魔祛鬼。
2.
裹粽子、祭拜祖先 五月初四,就有許多人家開始裹粽子了
端午節(jié)習俗?
端午習俗甚多,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(jié)上的差異。扒龍舟與食粽子是端午節(jié)兩大習俗主題。食粽子之習俗,自古以來在中國各地盛行不衰。扒龍舟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盛行,傳出國外后深受各國人民喜愛并形成了國際比賽。
長汀端午習俗作文?
古城長汀,位于閩西汀江江畔,山清水秀,百草豐茂。每年端午節(jié)這天,勤勞的客家主婦們格外忙碌。
端午習俗的詩?
端午節(jié)在我國由來已久,在漫長的傳承中,流傳下來的端午節(jié)的習俗和風情是怎樣的呢?我們通過下面十首詩詞了解下吧!
《競渡詩》
唐·盧肇
石溪久住思端午,館驛樓前看發(fā)機。
鼙鼓動時雷隱隱,獸頭凌處雪微微。
沖波突出人齊譀,躍浪爭先鳥退飛。
向道是龍剛不信,果然奪得錦標歸。
這首詩描繪了端午時節(jié)龍舟賽上,鼙鼓初擊,獸頭吐威,萬人助喊,多船競發(fā)的動人場景。
端午習俗:賽龍舟賽龍舟在唐代猶為盛行。龍舟競渡前一般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,在過去,人們祭祀龍神時氣氛很嚴肅,多祈求福佑、風調雨順、去邪祟、攘災異、事事如意。
《端午日賜衣》
唐·杜甫
宮衣亦有名,端午被恩榮。
細葛含風軟,香羅疊雪輕。
自天題處濕,當暑著來清。
意內稱長短,終身荷圣情。
在唐代,端午節(jié)十分隆重。在端午這天,皇帝召來儒雅臣僚,大張筵席。杜甫這首詩就記述了端午節(jié)這天,皇帝賞賜衣物的事情。
端午佳節(jié),皇上賜予名貴的宮衣,恩寵有加。香羅衣是細葛紡成,柔軟得風一吹就飄起,潔白的顏色宛如新雪。
來自皇天,雨露滋潤,正當酷暑,穿上它清涼無比。宮衣的長短均合心意,終身一世承載皇上的盛情。
端午有哪些習俗?
端午節(jié)是我國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之一,習慣于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慶祝。這個節(jié)日有不同的表達方式,也稱為“端陽”,“重五”,“五月五”等。有許多不同的習俗與這個節(jié)日有關。最著名的應該是賽龍舟,人們在這一天會組織龍舟比賽。此外,也會吃粽子,人們會包粽子、賽龍舟等,為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慶祝。
傳統(tǒng)的習俗還包括裝飾菖蒲和艾草,飛翔彩色風箏,剪切艾葉蒟蒻等。這些民間習俗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和智慧精神,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。
云南普者黑端午習俗?
端午習俗就是包粽子,劃龍舟。
南方的端午習俗?
端午節(jié)是中國由來已久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和春節(jié)、中秋節(jié)、重陽節(jié)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。然而這四大節(jié)日的歡慶程度在南北方是不一樣的。
南方一些地方有吃“五黃”的習俗,還有防“五毒”的說法,總的來說比較熱鬧,而北方的民俗氣氛則相對比較淡化一些。
每年端午節(jié),湖北屈原故里秭歸和湖南岳陽屈原投江地汨羅都有祭龍、祭江、祭屈原的傳統(tǒng)習俗以及大規(guī)模的賽龍舟活動。
在南京,端午節(jié)有吃“五黃”的習俗。民俗學家曲彥斌說:“在江浙一帶,端午節(jié)最大的風俗就是吃,古代南京和蘇州、常州、杭州都吃‘五黃’,黃魚、黃瓜、黃鱔、鴨蛋黃、雄黃酒這就是‘五黃’。除了吃‘五黃’以外,到了端午那天,必須吃莧菜,吃了莧菜可以夏天不鬧肚子、腸胃健康?!?/p>
除了“五黃”以外,還有防“五毒”的說法。端午節(jié)是農歷的五月初五,五月是獨月,5日又是獨日,在獨月獨日那是“毒氣”沖天,所以端午這天要注意防五毒。 “五毒”是毒蛇、蜈蚣、蜘蛛、壁虎、癩蛤蟆。在南京端午節(jié)要吃“炒五毒”,這五毒便是銀魚、蝦米、茭菜、韭菜和黑豆腐干。
相比較南方的熱鬧民俗,北方的端午節(jié)氣氛越來越淡化。民俗學家烏丙安說,在古代北方,每至端午,人們要涂飲雄黃酒,在手足腕處系掛五彩絲。
五彩絲不是五彩繽紛的花色絲線,而是確定了的紅、黃、藍、白、黑五種顏色的絲線合并成的縷索。清代北方人發(fā)辮上及門外屋內各處懸掛荷葉香包,墻上張掛鐘馗畫像或避邪符印等?!芭c南方的賽龍舟不同,最具北方特色的是射箭和打馬球”。
烏丙安說,我國北方各民族沒有端午節(jié)競渡習俗。但是,在遼、金、清各朝歷史上都有端午節(jié),契丹族、女真族和以后的八旗將士馳馬射柳、打馬球的競技遺俗。
馳馬射柳在端午節(jié)清晨舉行,先將柳樹干中上部削去青皮一段,使之露白,作為靶心。然后參賽者依次馳馬拈弓射削白處。射斷柳干后馳馬接斷柳在手者為優(yōu)勝。這種節(jié)日競技相沿成習,直至清末。
端午節(jié)由來與傳說
端午節(jié)是古老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始于中國的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。端午節(jié)的由來與傳說很多,這里僅介紹以下四種:
端午的習俗與端午的詩詞?
1、賽龍舟:
賽龍舟,是端午節(jié)的主要習俗。
2、吃粽子:
端午節(jié)吃粽子,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(tǒng)習俗。
3、佩香囊:
端午節(jié)小孩佩香囊,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,實際是用于襟頭點綴裝飾。香囊內有朱砂、雄黃、香藥,外包以絲布,清香四溢,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,作各種不同形狀,結成一串,形形色色,玲瓏可愛。
二、 端午節(jié)相關詩句
1、端午
【唐】李隆基
端午臨中夏,時清日復長。
鹽梅已佐鼎,曲糵且傳觴。
事古人留跡,年深縷積長。